【你航程路上需要的「納拾候」】Teach For Taiwan 啟程儀式 校友致詞全文

撰文:第四屆TFT校友 趙廷軒

嗨,各位 TFT 第六屆和第八屆計畫的學弟妹,我是第四屆校友廷軒,很開心今天能夠以校友的身份給大家一些祝福。老實說,我一直到前兩天才把致詞的內容定案,因為我太清楚 TFT 歷程的兩年會經歷的種種,也太知道兩年歷程結束後的校友會經歷哪些心情上的轉折,抑或是決定下一步的心理波折,所以當我收到 TFT 的致詞邀請時,我思考了很久,我該說些什麼才能算是給準備進入教育現場的第八屆學弟妹和準備打包這兩年歷程向前走的第六屆學弟妹的祝福。

因著疫情的緣故,今年 TFT 啟程儀式用 GATHER TOWN 打造出典禮空間。(圖/廷軒提供)

但 TFT 稱呼今天為啟程儀式,給了我很棒的點子來源,不論 TFT 第六屆或第八屆計畫成員,都是要打包過去的種種,往前方充滿未知旅程航行的人。

所以今天,我也想要跟大家分享我 TFT 歷程到現在的四年旅程中,所發生的三個故事,這些故事不同於過去我常分享的,這些故事,是充滿眼淚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那個讓我回頭跟小時候的自己和解的孩子

第一個故事,讓我們把時間推移到2017年的10月,當時是我從大學畢業後,成為現場教師的第一個學期。在某一堂數學課上,當時的我正在教三年級的孩子加減併式,我發現部分孩子對於要把式子合併這件事有點卡關,於是在下課前的出場券,我出給每個孩子一人一題的練習在黑板上。

當時班上有個男孩叫做小宇,小宇是一個情緒張力比較大的孩子,他所有情緒都會呈現在他的臉跟動作上,甚至當脾氣一來的時候,整間教室的同學都會被影響。他在黑板前,嘴裡不斷念念有詞,不斷的抱怨著:「難死了!到底怎麼算啊!」後來孩子們一個個成功解題,下樓吃午餐,教室裡只剩下我跟小宇,我跟小宇說哪個地方要再思考一下,於是又出了一題給他,正當我耐心的跟他解釋可以怎麼計算時,他的反應更大了,嘴裡的碎碎念變成了更大聲的抱怨,開始說:「就不會算啊!什麼題目啊?煩死了!」

聽到他一連串抱怨的當下,突然覺得自己的耐性換得這樣的回應心裡很不舒服,理智線就斷裂了,不悅得對他大聲說:「這麼不想寫就不要寫了。」還大力的搥了一下黑板,小宇放下手中的粉筆,哭出了聲音。

我看著眼淚流下臉頰的他,我們之間沈默了三分鐘,他在哭,我在平息心裡的委屈跟怒氣。後來眼看時間已經快要收餐了,便趕快叫他下去吃飯,而我則是坐在自己位置上,面對空無一人的教室開始大哭,我的眼淚是因為看見自己好像成了最不喜歡的樣子,這不是我心目中好老師該有的樣子。

那天放學後,我跟小宇坐在司令台上,看著夕陽,聊著早上高張力的場面,我告訴他我心裡的感受,他也告訴我他心中的委屈,那天我們一起騎著腳踏車修復關係。事情當然不是一次就被解決了,後續我也有許多對於小宇的情緒感到不悅的時刻,但是當那些時刻出現時,我開始回頭看是什麼原因讓我要對他的情緒充滿情緒,然後我看見小時候有一個階段的自己,好像承受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情緒,那些情緒,就像是小宇展露在我面前的一樣,所以我開始跟小時候的自己和解。

廷軒與小宇的合照 。 (圖/廷軒提供)

第二個故事:那個對我說出我不會再逃避了的工友大哥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2018年的5月,我們學校的工友大哥某一天在辦公室對我說:「欸趙廷軒,我昨天跟我朋友聊天,說到因為要幫孩子辦展覽的關係,我幫你們做的那個臘腸狗的椅子,他說是你們改變了我!」我笑一笑:「沒有啊!這些是你本來就會的技能!」他極力否認:「不不不!是你們開發我的潛能。」我轉頭對著電腦敲敲打打,後來突然一個念頭閃過腦袋,就跟他說:「欸吳大哥,就算之後我們離開學校了,沒有繼續在這裡服務,但我知道你會一直在,你也要繼續這樣為孩子們做下去喔!」

吳大哥頓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我知道!我不會再逃避了。」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忍不住紅了眼眶,因為2017年的8月底,他看著到學校進行教師甄試的我說:「來這裡幹嘛?這裡沒前途!幹嘛不待在台北?」語氣裡有著一些戲謔,但有更多的是黯淡,他不是為了潑冷水,好似他是真的這麼認為。

但是因為過去在偏鄉服務隊四年的經驗,讓我深深相信,教育現場的每一個大人,都是可以照亮孩子一段路的人,所以成為TFT教師是為了更靠近問題一點,試著鬆動一些什麼,再拉緊一些什麼。

於是在每一個學期,我帶著學生做教室外的課程時,都會找他一起協作,他就這樣跟我一起帶著孩子做機器人、做展覽佈置、載我們去圓夢計畫的營地,而在這些路走過後,四十幾歲的他,說出「我不會再逃避了」這樣的一句話。

吳大哥用廢棄的木材做出呼應感動狗素胚的臘腸狗長椅。(圖/廷軒提供)
自從某次他陪我去看醫生,醫生誤認為我是女兒後,他就一直這麼稱呼我。(圖/廷軒提供)

第三個故事:沒有人為你搖旗吶喊的時候才是航程的最大考驗

第三個故事,是在2019年底,有了禮德旭的構想,因為2018年暑假去印度國際參訪時,看見印度一群老師帶著孩子探詢優質教育,當時就覺得台灣也好值得試試看,在當時的我看來,真的是非常實驗性、好玩的點子。可是在提案爭取經費的過程中,不斷的被挑戰要想得足夠長遠,要看看這個做法能不能真的回應問題,還有前期籌備歷程中,我必須適應好玩的事情開始變得不再好玩,那些壓得我喘不過氣的種種。

結束TFT兩年歷程才是考驗的開始,在船隻前行的路上,沒有人為你吹哨加油的時候,沒有人為你搖旗吶喊的時候,你能不能為自己加油,能不能堅守自己心中的良善,那是我覺得這兩年來最深刻的體悟。

去年十月與一位前輩對話的過程中,她問我:「這一年來你最想對自己說什麼?」「我想謝謝自己沒有放棄」說完後我的眼淚一顆顆的落下。是的,結束TFT歷程後的這兩年,為了兼顧禮德旭和教育現場的工作,困難和辛苦從來沒有少過,記得五月中疫情大爆發時,我們原訂的實體教育展也被迫立刻取消剝皮寮的展間,開始投入線上策展的規劃,整個歷程中,放棄這個念頭沒有出現。

在大浪來襲的日子裡,我耐心等候,我不斷行動,我持續想像前方的未知島嶼。

於是,我們運用GATHER蓋出了線上展間,做出了網頁,舉辦了超過10場的系列沙龍與分享會,突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串連超過800位人次參與其中。當年,哭著說出「我想謝謝自己沒有放棄」那句話之後,前輩說:「你是有能動性的,你是可以放棄的,但你為什麼沒有,那個原因很重要。」直到現在,我都常常用這句話提醒自己。

當年的印度參訪最被Inspire的就是他們的Kids Education Revolution,種下了禮德旭在我心中的種子。(圖/廷軒提供)
一起在大浪來襲時,勇往直前的夥伴們。(圖/廷軒提供)
疫情讓我們不能見面,那我們就把展覽搬到線上!圖為用 Gather Town蓋出的展間。(圖/廷軒提供)

這三個故事說完了,我不知道大家聽了之後有什麼感受,各位學弟妹們,你們即將要啟程,就像船即將要遠航,不論你的手中現在有沒有地圖,前方的汪洋會有多少挑戰,但是啟程這件事,永遠都是值得盼望的,對嗎?因著今天的三個故事,我想送給你們三個航程途中你們一定會用上的禮物。

第一個禮物:刻著「納」的「舵」

第一個禮物是「舵」,上面刻著「納」這個字,舵是掌控船隻方向的存在。在吳大哥跟我的故事中,我看見我們的舵真的永遠在自己手中。我們不只是班級的舵手,也是校園的舵手,更是自己未來路上的舵手。

我們可以記得,做每一個方向決定時,不要忘記「納入」更多人在其中,「接納」看似與你很不相同的人,誰知道他會不會是下一個吳大哥呢?

第二個禮物:刻著「拾」的「槳」

第二個禮物是「槳」,上面刻著「拾」這個字,在我跟小宇的相處中,我看見自己是怎麼長大的,就如同槳需要向後滑,才能讓船往前進。

在實踐夢想的道路中,我們也常常需要回頭撿拾自己在每個歷程中遺落的碎片,才有往前的可能。划槳永遠是費力的,甚至可能在回頭的時候,搖搖晃晃,有落水的可能,但是只要水波被撩動,我們就有機會讓現況不再一樣。

第三個禮物:刻著「候」的「錨

第三個禮物是「錨」,上面刻著「候」,錨是固定船,不讓它漂移的存在。

在追尋夢想的路上、在航行的路程中,我們可能會因為漫天大浪,有了需要停下來等候的時刻,那個等候不是無作為,而是觀察風向、觀察浪潮、與自己對話的最好時刻。

正如同我在第三個故事提到的,航行的路上,你要做自己的啦啦隊。風浪平靜時、休息足夠後,我們需要起錨的勇氣。在我的信仰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要保守你的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願我們永遠有定錨的肯定,也有起錨的勇氣。

現在的你們,身上都是背負著期待的,那個期待或許來自自己,或許來自親朋好友,或許來自身旁的督導,或許來自學校的同事,或許來自班裡的家長,或許來自即將面對的孩子。

大部分的時候,我覺得被期待這件事,是讓人有盼望的,但是不得不說,期待偶爾也讓人備感壓力,好像會讓人忘了自己有犯錯的餘地。可是以校友的立場我想說,我們不是單單為了回應問題而存在的,我們是為了成為心目中更好的自己而存在的,我們做了一個決定,讓自己花兩年的時間,深入地走入鄉村的教育現場,打破刻板的印象,選擇不接受世人對於成功的定義。

如果說我們的人生像是一瓶水,每段經歷都有顏色,那麼這兩年的顏色加進去,你的水會變色,層層疊疊,疊出更繽紛的我們。

只要我們能握住自己的「舵」,努力搖動手中的「槳」,知道什麼該「定錨」,什麼時候該「起錨」,在你迷失的時候,不要忘記「接納每個時刻的自己」、不要忘記「撿拾你與孩子一起走過的碎片」、不要忘記「等候不是消極的無作為,而是積極的自我覺察」。當我們收集完「納」「拾」「候」的那時候,或許我們可以想像,我們會抵達一個自己心目中獨一無二的金銀島,然後你會發現,所有的歷程,都比結果動人。

祝福各位夥伴,航程愉快,很期待未來我們的船隻相遇的時候,彼此的眼裡,仍然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