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TFT 故事棧

在信義鄉共寫布農小米回家的故事

文/TFT 第三屆校友 邵恪玄

我是邵恪玄,TFT 第三屆校友。碩士班為農藝學背景的我,過去服務於屏東獅子鄉一所排灣族實驗小學三年。這段部落教師的時光裡,我受到教學現場的血淚洗鍊,歷經了人生中二十幾年來最低谷、最質疑自己的時刻;同時卻也在部落中感受到當地人文地景產的獨特魅力,在最谷底的時刻重新站起來,與孩子們一同學習屬於獅子鄉的文化。

早在加入教師計畫前,我便以「學術工作」作為自己的生涯發展方向。大學與研究所時,我的研究題目主要以作物分子生物學為主,每天觀察作物生長,跟植物賀爾蒙、DNA、RNA 大眼瞪小眼。研究的過程對我而言雖然是有趣的,但有時也會懷疑自己真的有這個熱情,能在作物分子生物學領域研究一輩子嗎?重新思考想投入農業學術的初衷後,最後決定在跳入博士班之前,好好探索一下臺灣的鄉村與農業現況,同時磨練自己的教學技巧,因而加入 TFT 計畫。

TFT 計畫兩年結束後,我在原本的學校多服務了一年。在三年教學現場裡看見鄉村部落的美好與實際需求後,我決定結合過往農藝專業與鄉村部落教師經驗,以「部落農業」為方向,探索「鄉村中學校與社區協同發展的可能模式」,回歸學術界展開我的博士班研究人生。

決心踏入自己有熱情的研究領域是一回事,研究有沒有上軌道又是另外一回事。從自然科學領域跳到社區發展領域的第一年,我在茫然與焦慮中度過。一方面找不到研究使力點,一方面又感到自己在新領域中所學不足。直至博士班第一年尾聲,我隨著農藝系的林彥蓉教授(註一)來到南投信義鄉的臺大實驗林參訪,實驗林管理處的蔡明哲處長熱情邀請我們一起發想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相關行動,並透過實驗林管理處的共榮計畫支持我們的行動。

林教授看著 USR 計畫,看著研究室現有的作物材料,再看著我,靈機一動,邀請我以「復育信義鄉布農族小米品系」為題發展 USR 行動與研究計畫。當時我聽到這個想法時,內心便有股激動隱約作響──過往的農藝專業、部落生活點滴、實驗小學課程發展經驗、現階段研究興趣等等,竟然在這樣一個時刻巧妙串聯!後來又發現信義鄉是 TFT 在南投的合作區域,覺得實在沒有理由不接下這個挑戰,於是寫了一封長長的研究介紹信,與南投的 TFT 老師們順利聯繫上以後,我的小米研究正式開始。

研究初期,我透過網路資料與文獻回顧,對信義鄉布農族的小米耕作變遷有了初步瞭解。小米是信義鄉布農族日治時期之前賴以維生的作物之一,孕育了當地特有的耕作方式與歲時祭儀。這些布農族文化與飲食更進一步形塑當地獨特的小米品系(種原)(註二),小米栽培相關的歲時祭儀也提供了當地布農族人文化認同與族人間累積社會資本的機會。

然而,在日治時期理番政策與全球化變遷的影響下,當地小米栽培已逐漸式微,現階段信義鄉部落農民大多以栽培蔬菜花卉水果等經濟作物維生。也因此,南投信義鄉的小米栽培文化與當地品系逐漸失傳、消逝,連帶影響小米栽培相關的歲時祭儀。即便部落有人想要復育小米,但礙於當地小米耕作文化式微,小米種原斷裂嚴重,亦常需要引進信義鄉外部的小米品系(品種)。

幸好於 1970 年間,一位美國人類學者 Wayne Fogg 來到臺灣,考察各地原住民的小米栽培文化,同時蒐集許多部落的小米種子帶回美國種原庫保存,其中便有 28 個小米品系採自於信義鄉(註三)。2011 年,臺大農藝系的郭華仁教授與巴清雄博士(現為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重新將小米引回臺灣保存(註四)。而此刻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想辦法讓這些種子數量稀少的小米,從種原庫的冰箱中帶回到信義鄉復育生長。

然而,小米復育不是帶著種子到當地種植就好這麼簡單,還需要繁殖出足夠的種子量、了解各個品系過往的使用方式與文化意涵、配合鄉內現今社會結構擬定對應行動等,才能有效使這些小米重新鑲嵌回當地永續發展。

因此傳統作物復育背後,其實隱含了許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也需要一定的在地關係才能展開行動。慶幸的是,我透過在信義鄉任教的 TFT 校友與老師,聯繫上鄉內的族語專家與耆老,並與具備原住民族群背景、語言學專長、社會科學研究專長的 TFT 校友們一起合作訪談,共同採集跟信義鄉小米品系有關的地方知識。另外,我們也找了農藝系系友們以及對農耕有興趣的 TFTer 們,在臺北的一小塊田裡栽培小米、繁殖種子量。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已成功繁殖兩期作小米,帶著足夠的小米種子開始在信義鄉實驗林的苗圃裡展開更大型的復育試種,也藉由訪談不同部落人士而對這些小米過往的使用背景累積一定的了解。此外,我們也透過在信義鄉任教的 TFT 校友與老師,連結到有意偕同栽培小米的當地學校教師、家長與農民合作種植這些品系。

下一步,我們計畫與鄉內部落學校的老師一同合作,發展專屬信義鄉布農族的小米栽培指導手冊及學校課程。透過課程教學實作,讓這些信義小米得以年復一年地種植下去;當地學生們在課堂中有更多機會接觸屬於自己土地的學習材料,也透過復育行動與教學使信義鄉的小米種原與其相關傳統文化能永續發展。

臺大農藝生傳學生團隊與 TFTer 於信義鄉臺大實驗林苗圃共同栽培小米,展開初次復育行動。

註一:林彥蓉教授任教於臺大農藝系,主要專長為作物遺傳育種,尤其專注於水稻、小米、高粱等糧食作物,另外也有涉略青花菜、芒果等相關研究。

註二:林教授研究團隊分析從臺灣各地蒐集的124個小米品系,發現不同縣市蒐集到的不同品系小米在米質上有地區性的差異,南臺灣的小米品系屬於較黏的糯小米,適合釀小米酒或者製成小米糕;而中部南投地區的小米品系米質相對不黏,較適合作為小米粥、小米飯等主食使用,此不同米質的小米受到不同原住民的文化傳承與飲食的影響。研究出處:Kuo, S. M., Chen, Y. R., Yin, S. Y., Ba, Q. X., Tsai, Y. C., Kuo, W. H. J., & Lin, Y. R. (2018). Waxy allele diversification in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landraces of Taiwan. PLoS One, 13(12), e0210025.

註三:研究出處:Fogg, W. H. (1976) Setaria Italica: Its origins and process of cereal domestication in Asia. Diss. University of Oregon.

註四:新聞出處:鍾麗華(2011年1月18日)。在美當了33年標本,原生種小米返鄉。自由時報。

TFT 故事棧

為推廣教育不平等議題,TFT 架設了故事棧,從「 TFT 計畫成員背景」、「 TFT 計畫成員在現場的故事」、「TFT 校友的故事」、「學校社區的故事」、「 執行團隊的故事」等面向紀錄多元教育現場的樣貌。若需轉載請先與我們聯絡。

一起為台灣而教

願有一天,台灣所有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機會。

為了提供你更優質的網站使用體驗,我們的網站使用 cookies 技術。如果繼續瀏覽網站內容,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詳見我們的 cookies 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