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TFT 故事棧

走進部落,與孩子一起成為土地的學生

文/林思皓

從前從前,有一個布農族人在煮芋頭。他很懶惰,不相信祖先說芋頭要煮一天,所以只煮半天就把芋頭吞進肚子裡。過沒多久,他開始覺得喉嚨澀澀癢癢的,到樹下休息後才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猴子。

這是「布農文化課」教孩子「一步一腳印」所講的故事,與坊間看到的品格故事十分不同,「很多我們希望孩子要擁有的品格,在布農文化裡都有。」第五屆 TFT 校友蘇儀庭進到布農族為主的部落國小教書後,發現教科書與部落孩子的生活經驗背離,使他們學習動機低落,也會比較沒有自信心,因此他致力將課程與文化結合,讓孩子用自己的文化學習,找到自我認同—其實,這也就是所謂的「文化回應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用布農族的文化脈絡設計課程

儀庭運用自己過往影片剪輯、寫腳本的專業,帶著孩子走進部落拍影片,讓孩子實際探訪部落耆老,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在鏡頭前自信地介紹自己的文化以及部落秘境。「因為部落裡的孩子大部分是基督徒,他們就很好奇漢人的『廟宇文化』。」儀庭也與雲林的 TFT 計畫成員合作,讓兩地的孩子透過影片認識彼此的文化。

此外,當生長在山林裡的孩子在社會課中認識達悟族的「海洋」文化時,便問儀庭:「我們可不可以跟他們交朋友?」於是,儀庭鍥而不捨地與蘭嶼的學校及老師聯繫,終於與當地的國小接上線,透過書信展開「越洋筆友」交流。

孩子在一次次的交流活動中認同自我文化,校長也曾對儀庭說:「孩子變得越來越大方,在很多人面前依然能夠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連原先對「學族語」有些遲疑的家長,透過影片知道自己的孩子很會說故事後,也主動向儀庭提出帶孩子參加「母語營」的想法。

老師以身作則,孩子學會捍衛自己的文化

身為一名漢人老師,自認不太會聊天的儀庭也鼓起勇氣,利用放學後與孩子走進部落認識當地住民,與社區建立良好的關係。不僅如此,為了聽懂孩子們口中的族語單字是什麼意思,他陪著參加母語朗讀比賽的孩子練習,最後通過了布農族語檢定,甚至能夠在部落裡用族語跟長輩講話。

這樣的精神也影響了孩子。某次儀庭問孩子:「石板屋在那裡也沒有用,為什麼要留著?」孩子接著天馬行空地拋出許多想法,如改建成民宿、文化電影院等,甚至連推銷方案都想好了,「他們說要帶遊客體驗上山打獵,因為附近民宿都是漢人開的,他們就可以跟別人不一樣。」他看見了這些原本沒有自信的孩子,開始能夠看見文化的獨特並引以為傲。

兩年計畫的最後,儀庭也與部落耆老共同規劃「老幼共學」,讓孩子進入到社區長照中心與老人家用簡單的母語對話,學習做陷阱、唱古謠等,「讓我很感動的是,原本整天坐在輪椅上精神不佳的長輩,在與孩子互動後也露出了笑容。」

「蹲低自己」從孩子的視野出發,貼近部落的土地,儀庭提升孩子對自我文化的肯定與信心,與孩子一起成為布農的學生。

蘇儀庭

第五屆 TFT 校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學士,兩年計畫期間服務於南投縣信義鄉。

TFT 故事棧

為推廣教育不平等議題,TFT 架設了故事棧,從「 TFT 計畫成員背景」、「 TFT 計畫成員在現場的故事」、「TFT 校友的故事」、「學校社區的故事」、「 執行團隊的故事」等面向紀錄多元教育現場的樣貌。若需轉載請先與我們聯絡。

一起為台灣而教

願有一天,台灣所有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機會。

為了提供你更優質的網站使用體驗,我們的網站使用 cookies 技術。如果繼續瀏覽網站內容,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詳見我們的 cookies 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