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TFT 故事棧

從國外金融圈回到台灣教育界——在工作中反思教育議題,黃婉婷加入TFT創造改變

作者 / 韓庭光(編輯志工)

目睹金融不良循環,反思教育問題

進入TFT計畫前,婉婷已在金融業累積一定經歷。她從不良資產管理的業務中接觸到許多負債的人,讓她開始思考,為什麼他們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是不是因為教育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如果這些大人在還是孩子的時候,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也許這些惡性循環就能避免了。在這個想法下,她開始關注各式的教育議題。

如果這些大人在還是孩子的時候,有老師教導他們,也許這些惡性循環就能避免了。

如果說工作在婉婷心中種下教育的種子,那歲月的累積,就是使得種子發芽,進一步促成她開始行動的養分。婉婷認為三十歲是一個較能轉換跑道的時期,脫離了職場新鮮人的戰戰兢兢,邁入三十後,在工作上較為游刃有餘,所以有額外的心力去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而當她進入工作的穩定期之後,想到的是自己「能為台灣這片土地做點什麼?」最後,婉婷考量到最直接的受眾——教育資源弱勢的孩子。於是她辭去在新加坡工作,回到台灣加入TFT計畫。

三十歲後職涯轉換的適應

婉婷認為教育界與商業環境最大的差異在於「目標」的不同。教育有教無類,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精神,孩子的健全發展是最終的目標;在商業環境下,企業的目標是營利或發展,「人」是達成目標的媒介和資源。一個人的發展需要很多等待和投入,常常沒有時間表或 SOP 可言; 一件事是否能達成相對可控,端看主事者的決心和可動用的資源到哪。因此當她的目標從「事」變成「人」的時候,她發現許多事情都不在她的掌控中。

教育是一點一滴累積的工程,透過長時間的現場經驗,才會了解如何與孩子互動

從商業轉換到教育界不是簡單的事。即便事前老師們受過培訓,但只有真正面臨教學現場的問題時,才能知道到如何與孩子相處。例如一開始婉婷不習慣,也不想要以權威的方式對孩子,而是想和他們以較為平等的姿態對話。但是不同的孩子需要以不同的態度去應對,一旦他們的行為踩到老師的底線時,必須適當責備。「我們可能會擔心孩子是否會因為這樣的處罰而留下心底的創傷,但只要真心為孩子好,他們一定會感受到的。」婉婷老師說。

身為一位好老師應堅守的原則是「減少下次傷害」。

進入教學現場後,了解如何與孩子相處

不過實際該如何與孩子互動?婉婷在歷經一年多的磨練後,學到身為一位好老師應堅守的原則是「減少下次傷害」,也就是老師對孩子做錯事的反應,應讓孩子下一次面對同樣事件的時候,減少傷害;更重要的是,在事後跟他們說為什麼這件事是錯的,以及以後要怎麼改善。透過不同情境與問題的發生,老師也會在一次次與學生的互動中更精準的拿捏「處罰」與「說理」的平衡。

婉婷老師用教育重新認識台灣,嘗試改善孩子的命運

回首教師之旅與初衷

回顧當初決定投入台灣教育,一直到加入TFT計畫,至今剩半年就要完成兩年TFT計畫,婉婷認為她藉由轉換工作,沉澱了自己,也回應一開始的初衷:用教育重新認識台灣,嘗試改善孩子的命運。即便她目前並沒有決定繼續留在教育界當老師,這兩年對她依然意義非凡,也讓她對於如何解決問題、帶動他人、影響他人,有了不同的看見。因為TFT的經歷,讓她日後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發揮所長時,也會持續關注教育的相關議題與政策倡議。

TFT 故事棧

為推廣教育不平等議題,TFT 架設了故事棧,從「 TFT 計畫成員背景」、「 TFT 計畫成員在現場的故事」、「TFT 校友的故事」、「學校社區的故事」、「 執行團隊的故事」等面向紀錄多元教育現場的樣貌。若需轉載請先與我們聯絡。

一起為台灣而教

願有一天,台灣所有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機會。

為了提供你更優質的網站使用體驗,我們的網站使用 cookies 技術。如果繼續瀏覽網站內容,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詳見我們的 cookies 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