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Future 未來發展
計畫成員們浸潤於教學現場兩年之後成為「校友」,將帶著在現場的體驗與觀察,繼續走上多元的職涯領域,校友們乘著不同的背景與經驗,彼此跨界連接共享的使命,成為集體校友網絡的一份子,共同為改變教育不平等努力。
為了提前為長遠回應教育不平等使命的路徑做準備,在正式進入 TFT 計畫之前、2 年計畫期間與計畫結束之後,計畫成員都享有眾多企業與非營利組織職涯接軌機會,讓你可以在過程中探索、發展影響力職涯。

2 年計畫期間——多樣化的職涯發展資源
除了 TFT 計畫成員自身對未來發展的探索,TFT 也提供多種資源協助校友規劃自己的未來發展,而 TFT 也非常鼓勵校友能將未來發展與改變教育不平等的願景結合,讓影響力延續。
寒暑假 TFT 辦理組織實習,協助拓展 TFT 計畫成員對未來職涯的想像,了解各類職涯選項可如何回應教育不平等。過往合作夥伴如:台灣雀巢、親子天下翻轉教育、優樂地、幫你優BoniO、兒福聯盟等。
針對有「關鍵影響力」的職涯發展途徑, TFT 與專家合作舉辦系列課程,支持計畫成員與校友增能,例如了解如何創業、如何倡議、如何經營地方性組織等。
計畫結束後——可持續回應教育不平等的多元途徑
除了在計畫期間 TFT 提供多元組織的見習與實習機會,甚至在計畫完成後,你將取得眾多公司與非營利組織的優先面試機會與創業/社群基金等資源。
合作機會:聯合利華、台灣奧美、台積電、天下雜誌集團、藝珂人事、戴爾科技集團、國泰金控、EY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綠藤生機、鮮乳坊、貝殼放大、活水影響力投資、欣臨、BoniO幫你優、公益平臺基金會、誠致教育基金會、兒福聯盟、社企流、One-Forty 等。
創業基金
TFT 鼓勵校友發起社會創新提案,回應教育不平等。經提案通過,將獲得 TFT 資助部分創業基金(不超過計畫經費 50% ),降低校友投入試驗點子的門檻。四年來 TFT 已經累積支持 85 萬元,投資於偏鄉教師增能支持、兒童領導力發展、創造力與美感教育等校友創業項目。
社群基金
TFT 校友可自主提案,發起小型之教育創新串連行動,例如在地親子課程、社區踏查、教師共同備課計畫等,由 TFT 提供資金支持,加速校友的專業發展與行動串連。
School 28 為 TFT 參與發起、培育社會創新組織「二把手」(經營管理與事業發展人才)之計畫,目前已經累計四位 TFT 校友通過甄選成為 School 28 學員,在 TFT 計畫後進一步發展影響力職涯 (Impact Career)。
校友發展
TFT 從 2013 年創立至今,已經累積 200+ 位完成計畫的 TFT 校友,以多元方式回應教育不平等議題,例如投入社會創新職涯、政策倡議及學校領導工作等。
-1024x539.png)
2022-23 校友動向統計
TFT 校友充分擁抱了利他使命感,加上行動導向的實作精神與成長心態,正是綠藤在找的人才 。
兩年計畫結束後,TFT 校友投入多元的職涯途徑,其中,以下的三大「關鍵途徑」是經過 TFT 與教育專家學者的共同討論,被認為是能為教育系統帶來重要影響、需人才投入的領域:
- 社會創新
- 學校領導
- 政策倡議
地方創生

呂昀修|第四屆TFT校友
現於洄游創生擔任教育企劃專員
藝術背景、對親子教育有熱忱的昀修,在成為校友後,加入了桃園的地方創生團隊,針對在地企劃適合親子參與的活動,也透過專案發展在地兒童美學課程,提供兒童藝術體驗,推動親子共學,拓展在地親子學習的風貌。
大型企業

林瑋雯|第七屆 TFT 校友
現任國泰世華銀行 教育發展部
瑋雯參與了 TFT x 國泰跨界人才培育交換計畫,完成兩年計畫後後回到國泰,帶著教學經驗持續耕耘教育訓練專業,負責公司員工之培訓規劃。
教育科技

邱若綸|第四屆 TFT 校友
現於 ViewSonic 擔任創新教學講師
老師是孩子學習路上的重要他人。陪伴教師數位增能,當教師能量擴散,課堂就是師生之間最棒的共創場域。
實驗教育

胡茵|第二屆 TFT 校友
現於誠致教育基金會 負責教師發展
因為看見教師發展的重要性,我希望能透過工作坊帶領與觀議課支持,幫助現場教師發展個人優勢並持續成長。
社福機構

文國士|第二屆 TFT 校友
現任安置機構 生活輔導與研發專員
出版書籍《走過愛的蠻荒》、《每一個都是「我們的」孩子》「我相信沒有問題孩子,只有被問題環繞的孩子」希望能夠用我的溫柔接住每一位有需要的孩子。
設計思考

鄧涵文|第三屆 TFT 校友
現於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FC 臺灣)任職
打造支持系統,陪伴老師將「DFC 學習法」——感受、想像、實踐、分享,一套強調「以人為本」探究與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融入課程設計,為孩子創造有感的學習,使他們能將所學活用在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之中。
兒童賦能

趙廷軒|第四屆 TFT 校友
「禮德旭(台灣兒童領導力教育協會)」創辦人
廷軒創辦禮德旭(台灣兒童領導力教育協會),期待讓孩子與大人成為夥伴,共創理想教育,激發其內在領導力。同時身兼小實光教務長,陪伴教師深化教學力。
藝術教育

劉苡辰、楊毓琪 、鍾怜萱 |第六屆 TFT 校友
台南「畫的室」創辦人
「願每個人都能看見自身亮點,持續探索生命的可能並活出自在的自己」畫的室希望來的人能夠用各式媒材及顏料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樣子,活出自己。
家庭教育

楊心慧|第四屆 TFT 校友
黃譽婷、宋亭緻|第三屆 TFT 校友
胡 茵|第二屆 TFT 校友
「所在教育工作室」 團隊
起初透過土地教育,以在地文化滋養孩子的在地認同, 2022 年,有感於家庭文化孕育一個人的重要,而在孩子身後有著一群同樣需要被關注與陪伴的大人,團隊因而轉型舉辦親子活動與家長支持團體,陪伴孩子身旁的重要他人。
英語教育

巫家蕙|第一屆 TFT 校友
「ThereforEd – 因為所以教育協會」共同創辦人
由於發現孩子走出教室後便無法對英語學習產生共鳴,在 TFT 計畫結束後家蕙與友人共同創辦了因為所以教育協會(ThereforEd),盼透過重新定義英語教育,讓英語教育回到人類連結的本質,觸動學生與人交流的天性,啟發學生跨越文化差異的語言學習動機。
公辦公營實驗小學

葉家甄|第四屆 TFT 校友
屏東縣內埔鄉國小 教導主任
「學校領導人的決策是營造學校文化和孩子學習方向的關鍵」,家甄相信深入了解行政決策流程,掌握發揮影響力的契機,勇於發聲向上領導,可以為孩子創造更多元適性的學習環境。
公辦民營實驗小學

湯燕箏|第三屆 TFT 校友
嘉義縣義竹鄉國小 教學發展主任
燕箏致力於融入多元與在地價值於學習當中,在兩年計畫期間,她與孩子、夥伴一同走入社區了解在地文化,並將課程脈絡在地化;現在則為嘉義實驗小學的教學發展主任,著力於發展培養學習力與文化力的課程,與孩子和夥伴共創能展現多元價值的學習場域。

杜善衡|第五屆校友
屏東縣新埤鄉國小 研發主任
善衡相信藝術教育帶給孩子的力量,在成為校友後進修藝術教育,後續投入原鄉服務、現在則加入新埤鄉的藝術實驗小學擔任研發主任,讓每個孩子察覺自己,成為生活藝術家。
公立小學

彭亮瑾|第六屆校友
屏東縣滿州鄉國小 訓導組長
亮瑾在計畫後持續留校服務第四年,加入行政團隊擔任訓導組長,借重對學校和在地社區的了解,推動友善的校園環境、支持孩子的多元發展。
公共政策

王苡婷|第六屆TFT校友
現任立法委員蘇巧慧國會辦公室法案助理
「深愛這個國家的人,就能改變這個國家。」
政策商議的核心在於公民參與,我們都有能力成為解方。而苡婷也投身公共領域,期待在結構性的問題發揮社會角色,用行動為台灣帶來改變。
政策研究

鍾定瑜|第四屆 TFT 校友
攻讀美國教育政策與領導博士
在計畫期間,定瑜看見了政策制定與現場需要之間的落差,因而重返教育政策領域,建立台灣偏鄉教育「政策研究」和「現場經驗」間的連結,讓政策更忠實地以最實際影響的現場生態為依歸。

關佳霖|第六屆校友
任職於 國家教育研究資料庫
佳霖在計畫期間,看見教育制度在現場運作的樣貌,計畫後加入了國家教育研究院,期待能透過據實證研究,持續回應教育社會議題。
報名 TFT 計畫
您好,第 11 屆 TFT 計畫將於 10 月底開始招募。
若想得到最新資訊,歡迎點選右側『保持關注』留下資訊。
邀請你投入改變教育不平等,一起為台灣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