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TFT 故事棧

【校長眼中的TFT老師】從挫折中站起來,才品嘗到甘之如飴的甜味

陳清圳目前在雲林縣古坑鄉一間TFT合作小學擔任校長,他在臉書上提及TFT計畫成員如何與學生建立關係,文字如下:

「我覺得老師離開我,我會大哭。」

「我也是,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讓老師教到畢業。」

這是我今天早上問華南二位跟老師到台北的孩子,他們回應我的一段話。

起初,三年級的家林和木宏跟老師相處並不愉快,常常抱怨老師處理不公。四年級時換了新老師,在孩子的眼裡,也是認為老師都是一個樣:威權、不聽孩子的意見。所以,開學初時,這二位孩子到學校馬上擺了一個姿態,讓渝婷傷透腦筋。

老師面對班上孩子時,確實花了不少心力;尤其三四年級的新進老師,一直記得蘇明進老師給他們的話語:要跟孩子交心,因為每一位孩子都期待遇到一位懂他的大人。

要懂得孩子的心,其實很難。難在我們自以為是,難在師生難以跨越的那條線–有時是身分,有時是觀念,最難的是願不願意花時間和孩子「交陪」。

說穿了,要讓孩子聽你的話,不花時間不行。老師從開學前,就一一到學生家裡進行家訪,開學時,常常留在學校陪伴孩子寫功課,直到太陽隱落在地平線上,他才載孩子回家。日復一日,老師善用每一次機會,記得去年年底,全國瘋跨年,他也不例外,他竟然把班上的孩子全找到他的租屋處,煮飯給孩子吃,並一起欣賞著劍湖山的煙火,當煙火燦爛繽紛時,孩子的眼神也同時充滿神采,臉上盡是柔和的笑容,我想孩子的心已經逐漸被他收服了。

是啊!要成就孩子就要懂孩子。我記得鹿鳴國中的楊志朗老師,從不跟孩子計較時間,用一生的青春去陪伴孩子。而我看到華南與樟湖這幾位新進老師,也是有相同的特質,全心投入,或許有時遍體麟傷,卻換得從戰場歸來的笑容,因為英雄沒有藉口,他只看到前方,從不想後路。

這樣的師生關係,才是維繫學校深層文化的底蘊。樟湖有位志工老師,曾經在學校待了半年,今年初再從美國回到台灣,因為身體的問題,上星期回到學校待了一夜。晚上還到九年級上了最後一堂課,離別時,我看到孩子緊緊的抱住老師,那一幕我從淚水中看到老師付出的深厚情感,每當思起,我心裏總有百般愁緒。今早有一位媽媽到學校,他跟我說了一件事情:一月份學校進行單車課程,儘管媽媽生活不富裕還是幫兒子買了一輛單車,在他得知孩子把單車借給其他同學時,媽媽生氣的不諒解他。後來孩子跟媽媽道出原委:原來校長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還有能力,應該多去幫助其他人,當時媽媽聽到這句話時,既羞愧又驕傲。更難得的事,原本他在別校因為挫折轉到樟湖,今天卻豪氣地跟我說,我要再回去那裡讀高中。

我從來沒看過一個斤斤計較的人,會有何豐功偉業;反而能從挫折中站起來,才品嘗到甘之如飴的甜味。

確實要跟孩子交心,老師何不試著擺開你那身分威權。有時和孩子一起打個球、找個機會出去玩、一起做夢看海,只要你願意多花點時間聽聽孩子的心聲,孩子反過來也會聽見你的聲音。


陳清圳

雲林縣古坑鄉國小校長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教系、靜宜大學生態系研究所畢業,目前為雲林縣兩所國小的校長。和一般教育者最大的不同,他選擇了一條最荊棘滿佈的路──從社區出發,從關懷出發。前者多麼糾結困頓,那是多少人不願碰觸的棘手問題,而後者更是我們社會遺忘已久的價值。

TFT 故事棧

為推廣教育不平等議題,TFT 架設了故事棧,從「 TFT 計畫成員背景」、「 TFT 計畫成員在現場的故事」、「TFT 校友的故事」、「學校社區的故事」、「 執行團隊的故事」等面向紀錄多元教育現場的樣貌。若需轉載請先與我們聯絡。

一起為台灣而教

願有一天,台灣所有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機會。

為了提供你更優質的網站使用體驗,我們的網站使用 cookies 技術。如果繼續瀏覽網站內容,表示你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詳見我們的 cookies 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