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五週年特展以「有人才有教育」為主題,除了隱含著「人」才是教育最珍貴的資源之意,也宣告著解決教育不平等問題,不只需要解決教室內的教育,也要串連各領域「人才」一同投入。
看到「有人才有教育」這個雙關語(「有人才、有教育」;「有人,才有教育」)時,教育部長「潘老師」非常認同,他的解讀是——從教育、從人、從人才去思考;他認為教育一定要從人才發展的養成開始,去理解學生的個別需求,才去發展人才。潘老師也相當肯定TFT計畫,以培養人才為核心,才能對教育產生長遠的影響力。
本文節錄自2019年8月2日在TFT五週年特展開幕記者會上,教育部長潘文忠「潘老師」(後簡稱潘)與TFT創辦人劉安婷(後簡稱劉)的對談。
有人,才有教育——人,是教育最難找的資源
劉:很榮幸有這樣的機會邀請到「潘老師」來到TFT展覽。我想我就簡單幫忙做個開場。
這幾年,去了許多教育現場,會觀察到:台灣人很有愛心,是人均捐款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地方,政府也花了很多經費在偏鄉教育。可是有這麼多資源的時候,有個資源是最難找的——我們或許可以募到資源去蓋建築物,我們或許可以募到資源買好器材,但我們不一定用錢就可以募到好老師,用生命影響生命。
五年來TFT送了約170位計畫成員,其中有100位左右已經完成兩年的計畫,加起來他們投注了大概是兩百年的時光,在陪伴各個地區的孩子們。
劉:有人說老師是建國者,老師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投資。老師可能對很多人是一個讓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角色——熟悉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看過好多的老師;陌生是因為我們不一定能從他的視角,去想像他在經歷的東西。尤其是在所謂偏鄉的老師,他們扮演的角色,常是我們平常,尤其都市地區很難想像的。TFT希望透過這個展覽,邀請大家來感受「老師」這個角色的心聲。五年來TFT送了約170位計畫成員,其中有100位左右已經完成兩年的計畫,加起來他們投注了大概是兩百年的時光,用愛與專業陪伴各個地區的孩子們。
我們在帶領計畫成員時,都期許他們能在現場實踐優質教育的想像。跟新課綱的精神很像,希望計畫成員都不只是教書、教知識,而能讓孩子的學習踏出教室的範疇,可以應用到生活裡面,可以讓孩子成為終身的學習者。
問題一:對於我們這次展覽主題「新人才」,潘老師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潘:我真的很喜歡人家叫我潘老師。我一直感受深刻,台灣在教育發展的歷程,大家很努力在做,包含今天我特別來支持的「TFT為台灣而教」。自己從以往在第一線當老師,到地方政府服務,一直到教育部來,我一直在觀察,台灣這些年的教育可以怎麼走。最後,我想要強調:孩子是學習的主體這件事,應該被確立。
要使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是最關鍵的角色。
「孩子成為學習主體」的概念,制度可以因為孩子的需要去想;資源也可以因為孩子的不同需求去想;如果孩子是學習的主體,就必須要看到差異性,也就是在教育過程中,每個孩子不是產品,因為大家講到產品,很容易就會覺得要很像、產品好製作。要培養差異化的孩子,讓不同的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件事做教育就要很細膩,其中一個前提是要讓孩子有機會看到自己、發現自己想要成為什麼,之後才來看我們的制度、再來看看我們的資源—當中最關鍵的是「老師」這個角色。
當老師這個角色能夠不只在班級內學習,就會發現面對的不是每一個想法都一樣的孩子,這個時候我覺得教育就會開始;也就是說,從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概念來看,能夠讓孩子有這樣的路徑、有這樣的機會,然後讓他覺得「我可以怎麼樣」。此時老師這個角色就會變得很不一樣:不一樣的是,老師不是把自己人生的經驗原原本本地告訴每一個孩子,因為那是在複製老師的人生版本。所以這次108課綱的設計,相當程度的希望讓這個空間、彈性、還有機會,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有更多學生透過探索與實作中,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機會。
我很感謝TFT讓人才把偏鄉當作首選,因為這些地方是最需要老師、老師流動也最多的。
我對教育的想法是——教育是要顧到每個孩子,第一個階段先看「人才」的前面,要把成為「人」放在未來人生發展裡面,包括人生的態度、面向,讓自己可以成為喜歡的自己,讓自己找到幸福的可能性。
當第一個層次達到後,這時候才往下一個層次——努力的讓自己去發展不同的可能。這個社會需要各種不同的人才,教育要從「人」到「人才」。人的發展中,教育非常重要。這次在整個課綱設計,就是要讓孩子的學習歷程中,讓他真正發現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很感謝TFT讓人才把偏鄉當作首選,是非常偉大的想法。因為過往在偏鄉教育現場,這些地方都是最需要老師、老師流動也最多的。TFT的夥伴在找尋的,還是以孩子為主體的機會。剛剛在參觀TFT五週年特展時,看著每一個老師所訴說他們跟孩子學習的生命故事,其實很感動,每一句話都可以讓人好好省思;作為教育人,也是因為孩子, 而有更多不同的發展。
有人才、有教育——解決教育不平等,需要同時發展青年人才與孩子教育
問題二:老師是我們國家很值得驕傲的一群人,對於老師,潘老師有什麼期待?
劉:我曾經聽過花蓮一個老師說過讓我很感動的話,她說,她認為在花蓮這裡當老師是孩子的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因為孩子不管家裡面對什麼樣的挑戰、社區碰到什麼樣的挑戰,他都會回到學校。如果學校可以多給孩子一些、多陪伴孩子一些,這就發揮教育更大的價值,不是只有在知識的吸收上,更是「人」的養成,一個用生命去影響生命的過程。
我知道潘老師自己在很辛苦的教育過程中,碰到很多很棒的老師。這是我們國家很值得驕傲的一群人,他們在教育現場,建造著國家了未來。那對這群人,您又什麼樣的期待?
潘:我自己小時候在宜蘭的農村偏鄉,那因為自己家庭的因素——爸爸在我11個月大時就離開了——所以真的可以深刻的體會偏鄉孩子在成長過程的辛苦。其實在我的求學歷程中,可以感受到當時一些老師的鼓勵,甚至是實際的協助。那時,參考書對我來講是很不可及的,因為我連教科書都是二手的,有個大我一年級的哥哥,他會把教科書傳給我,這個過程其實我可以感受到老師的溫暖與鼓勵,這使我終身都可以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當老師能把手伸長一點,那一拉,可能就拉了一個孩子,給他不斷往前、往上走的力量。
當自己心中有徬徨,或是自己不乖時,其實腦中會馬上浮現曾經有老師這麼給我期待,他們自己沒有求任何回報。自己也因為這樣,當有機會讀了師專,當了老師,我常常講的一句話:「當老師能把手伸長一點,願意額外給一些勉勵和支持,這些不是老師原本需要做的事;那一拉,可能就拉了一個孩子,給他不斷往前的力量。」所以我很喜歡別人叫我潘老師,因為老師在關鍵時刻對孩子的支持,可能就是孩子不斷往前、往上走的力量。
「老師用生命影響生命」是我自己身為老師時,深刻感受到的一句話。我最喜歡的場域,就是能看到有熱情的老師在發光發熱,用自己的方式去改變孩子。老師做的不是法律規章可以做到的,所以當別人叫我潘老師,我覺得於有榮焉,因為老師是在孩子的發展中最強而有力的力量。
好的老師,將偏鄉學校轉變為新的優勢
問題三:,偏鄉學校可以是創新的基地,不論是在新課綱的發布,或是老師拉拔孩子長大,對於所謂「偏鄉教育」,潘老師有什麼期待?
劉:「偏鄉教育」這四個字是網路上許多人關注的題目,不過許多時候對於「偏鄉教育」也會有自己的想像,或是有刻板印象,好像我們一定要去幫助他們、輔助他們。但其實這幾年看到王政忠老師等前輩,還有TFT的計畫成員們,其實是有機會將這樣的印象翻轉過來的。
例如,雲林拯民國小,一所原本要被廢校的學校被活化起來,造成反向的「國內留學」,吸引學生從都市到鄉村讀書,弱勢便不再是弱勢;教育,讓弱勢成為新的優勢。
科技界有句話:「創新來自邊陲」,所謂「邊陲」,其實也是轉機,也是機會。很多老師注入的能量、甚至是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的研發,甚至在偏鄉走得比都市還快。像拯民國小,一個原本要被廢校的學校被活化起來,造成反向的留學,從都市到鄉村讀書,弱勢不再是弱勢;教育,讓弱勢成為新的優勢。
部長對於偏鄉學校作為創新的基地,不管是在現在新課綱發布的時機,或拉拔每一個孩子的期待,或者對於偏鄉教育未來將如何往前走,有什麼期待?
潘:我對偏鄉這個場域非常熟悉。偏鄉確實有非常多的條件,也有非常多的限制。當然這幾年,在政府制度面,希望在法治、在資源上,這兩三年把它架構起來,我把這個架構定位成必要支持的資源。課程再怎麼樣都是骨架,真正運作的,是有血有肉的教材跟方法。所以從偏鄉的條例和相關的資源挹注上,更大的力量應該回饋到老師,包括TFT的夥伴,進到40個鄉鎮市,他們真的善用了很多的資源,大家一直在想「孩子需要什麼」而不是想「我們一定要給孩子什麼」。
TFT計畫成員未必是「科班」出身的老師,但他們所發揮的力量、所提出的想法,就是我們一直認為「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典範。
潘:我之前到政忠老師的課堂上課,那些真的是標準的偏鄉孩子,但老師在過程中引導孩子,使得偏鄉孩子一點都不偏鄉,因為他們懂得和大家一起激盪。我也到了同樣在偏遠地區的台東的桃源國小,看到孩子學習的歷程中,多了太多的機會,我看到孩子的自發性。108課綱,就是培養孩子互動、自發、共好。這樣基本的價值,是我們一起努力的方向。在實踐的過程中,老師扮演的角色是未來教育的關鍵。
這五年來,TFT培育計畫成員到我們偏鄉的第一線。他們未必是「科班」出身的老師,但他們所發揮的力量、所提出的想法,就是我們一直認為「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典範。